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- 刘擎
0. 序章
现代,现代化,现代主义
- 现代:与古代对应的人类历史阶段,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发生变化,打破了往复循环的历史规律,进入了不断发展,不断革新的阶段。历史不再是不断重复,而是开始随时间线性发展。
- 现代化:人类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。
- 现代主义:由于现代化而发展出的美学观念。
启蒙理性主义是现代转变的思想核心。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现代思想的基本特征。但也造成了现代性的困境。
- 个人生活意义的困境:不再相信神、传统、天道。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?
- 社会秩序的困境:自然等级瓦解,人人平等,那么改由谁来统治,如何统治?
1. 现代思想的成年
马克思韦伯
三个核心命题:世界的祛魅,诸神之争,现代的铁笼
一个重要概念:工具理性
- 祛魅的两个阶段:宗教理性化。宗教本身被质疑,尼采喊出上帝已死。
- 诸神之争:科学理性只能解释实然的事实,不能提供应然的价值判断。传统价值被结构后,出现了价值真空。它导向价值多元化,却也导致人们对价值的迷茫。
- 现代的铁笼: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比,具有更统一的标准,更容易形成共识,造成社会运转的官僚化和非人化。人被作为工具来衡量,而失去了人自身的价值和目的。 现代的铁笼既是枷锁,也是保护。它压抑了价值理性,却也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。
2.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(个人困境)
终极关怀的两大难题:死亡和贪欲。
2.1 尼采
三大命题:人生虚无,理论虚假,生命强健
- 批判对宗教教条的信奉是对耶稣的曲解,是虚假的信仰。是人们这种曲解的信仰“杀死了上帝”。
- 形而上学是是虚假的,不存在感知后背的本质世界,不存在世界的目的,不存在世界的统一性。
- 打破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枷锁,会造成生命的虚无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,这也给了生命自由。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才是真实的,可以战胜虚无的武器。
- 这样推导出“积极的虚无主义”,即直面生命的虚无,自己为自己定义价值,自己为自己创造价值,“成为你自己”,即成为超人。
- 既然没有本质世界,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,而是视角决定事实。现在我们所认为的客观性,只是大多数人从相同的视角认知事物形成的。(个人感觉,这跟辩证法有点像)
2.2 弗洛伊德
无意识。本我,自我,超我。
- 人的精神结构像冰山,在显露的理性之下,有更巨大的无意识,是人的欲望本能。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。这样就质疑了“理性人”观念。
- 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三元论。本我:无意识的原始欲望;自我:理性,重视规则和常识;超我: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权威内化心中形成的理想化人格。
- 弗洛伊德的学说在科学层面严谨性不足,因此在学术领域不再是主流,但是却在社会领域形成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。对人的理解的核心不再是理性,而是欲望,进而让欲望被解放。
2.3 萨特
存在主义:自由选择,积极行动
- 人和物的区别,是人有意识。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,而纯粹的意识本身是虚空。
- 人的意识本身是空无一物的,只有当有内容填充进来之后,人才获得自己的本质。人没有固定的本质,人的本质是可以改变的,是有待形成的。
- 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,而意识本身是虚无,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,即存在就是虚无。
- 因为存在先于本质,所以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把我们困住,人就是自由的。
- 自由是人最根本的权利,但也带来最自由选择的责任,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完全负责。
- 在自我的自由中,他人被当成客体,因为每个人的自由都是不一样的。这样就必然导致人与人的冲突,他人即地狱。
- 存在主义的虚无是对尼采的继承,同时他认为,不是只有超人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,而是人人都有无限的潜力,人人都能行动来创造自己的价值。
3. 20世纪的教训(社会困境)
政治学的两个根本假设:资源匮乏,人性自利
3.1 齐格蒙鲍曼
- 现代性与大屠杀。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能用单纯的病态或者仇恨来解释,而是现代理性主义下催生的产物。
- 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,基于现代科学主义的“园艺文化”,是造成大屠杀的两个重要因素。
- 要防范大屠杀这样的灾难,关键在于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、无条件的道德感,保持对他人的“道德感知”。这是很困难的,因为它与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的非人化特征相冲突。
3.2 汉娜阿伦特
- 大屠杀的另一个解释角度,是“平庸之恶”,即丧失思考能力,放弃价值判断,以逃避责任的方式,参与到无理的暴行中。
- 要避免平庸之恶,就必须保持独立判断。但独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?阿伦特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理论。我觉得这本质上是要在价值判断上形成共识,这是无比艰巨的,相当于重塑上帝。